关于奥数,我bing已经和大家聊过很多次。
今天的这篇文章,说的是奥数,却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生故事。
作者是一位清交北复“学霸”爸爸,小时候走过漫长奥数路、对奥数有巨多亲身实践,还亲眼目睹了奥数给不同人带来的长远影响。
三个真实故事,三种不同的“奥数”人生,希望能给你带来幽默一笑,也能带来一些深度思考。
本文转载自小花生网
ID:xiaohuasheng99
文 | 学爸米盖拉
近来中年人学奥数的话题很火。
作为一名80后,奥数也在我身上留下过难以磨灭的印记。我觉得很有必要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另外,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我还选取了其他2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他们的奥数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借鉴。
故事1主人公——耻辱者
奥数于人生,于我而言,无胜于有
这个主人公就是我本人。
我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受正统的奥数培训,当时学奥数主要有三种途径:
首先是少科站,相当于奥数界的少林武当,师资力量极强,学习门槛甚高;其次是侨联,相当于华山崆峒派,师资也不差,但门槛低,录取名额多;最后是少年宫,奉行有教无类,报名就可参加,属于奥数界不入流的门派。
当时我们班分配到5个名额可以参加少科站的选拔考试,我作为班级里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自然是当仁不让。
就在最后一个名额老师难以抉择之际,有一名叫做LYH的男生突然举手自荐。
LYH的数学成绩在班里只有十几名的样子,他哪里来的蜜汁自信?
这件事情立即在学校里传为笑谈,但没过多久,居然成了美谈:考核结果出来了,竟然只有LYH一人通过选拔,成为少科站奥数班的一员。
这个结果对我的打击很大。我很快报名侨联奥数班,发誓一定要击败LYH,找回面子。
然而事情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顺理成章。奥数怎么做?套路和计算。
首先是套路,鸡兔同笼有鸡兔同笼的套路,智巧问题有智巧的套路,好比少林寺72绝技,有的练拳、有的习腿,每一门都有每一门的心法,因此学生需要透过题目表象迅速识破用哪种套路来破解。
其次就是计算,算得快不快、准不准等等。
遗憾的是,我第一个层面就被挡在了外面。虽然学习了很多套路,但是上了考场一做题就懵了。
结果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参加了无数次奥数比赛,我颗粒无收。反观LYH,只要参赛,基本三等奖是手拿把攥的。
奥数赛的接连失利对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明显的影响,父母见状连忙带我去请教我家的隔壁邻居——某牛逼中学数学特级教师T,让他帮我把脉。
T老师做出诊断:我缺乏学习奥数的天赋,要在奥数赛上拿奖难度极大,但数学功底扎实,应付学科考试完全没有问题。
转眼到了小升初考试,我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轻松考取一所名校,数学满分。
LYH虽然数学考得也不差(分数不如我),但语文和英语欠佳,最终被就近分配到一所菜场中学。从此之后我们再没见过,也失去了他的音讯。
进了初中,每学期参加奥数赛的机会更多了。我对自己的能力有自知之明,市级比赛我是肯定没戏的,我的目标就是一定要在区级比赛中拿个奖。
悲剧的是,从6年级到9年级,我一共参加了7次区级比赛,依旧颗粒无收……职业生涯中参加的最后一次奥数比赛成绩揭晓后,我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痛哭了一场。
后来,我只好告诉自己:如果我能够考上清北复交这样的名校,谁会在乎我有没有拿过奥数奖?反过来,他们这些人要是没有考上清北复交,就算奥数奖状多到能糊墙,又有什么厉害?
通过不懈的努力,我最终成为了清北复交的一员,高考数学接近满分。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觉得我可以放下了,我是一个奥数白痴,从没拿过奖,但是so what?
大学毕业之后,我从事的工作和数学关联度不大,和奥数更是没半毛钱关系。但我依旧在我的岗位上为社会创造价值,结婚生子,家庭美满。
故事2主人公——堕落者
奥数于人生,于Y而言,行差踏错
高一下半学期开学,我们班来了位新同学。他是由校长亲自陪同送到教室门口,班主任出门迎进教室的。
他没穿校服,而是洁白的衬衫,笔挺的西裤,锃亮的皮鞋,还系着领带。他的排场和气场告诉我们:来了一条big shark。
他叫做Y,从三年级开始,上海滩凡是数得上的奥数竞赛全都得过奖,绝大多数是一等奖。但是这还不是他最牛逼的地方,他真正的身份是——珠算脑算比赛世界第一名。Y身上的光芒真是亮瞎了我们这些凡人的狗眼。
但之后,Y在学校的考试名次却让人震惊。起先是十几名,之后连前十都没进过,再之后,更是滑落到20开外。
数学老师压力倍增,专门对Y进行了会诊,终于找出了问题所在——就出在奥数上。
前面说过,奥数比赛首先要懂套路。如果你不按照套路做题,会导致计算量猛增,影响做题的时间。但那是针对普通人,Y是可是比计算器算得还快的天才,套路错了照样能算出正确结果。
就好比《天龙八部》里的鸠摩智,完全不懂少林72绝技的心法,只凭着自己强大的小无相内功强行修炼,看似融会贯通,其实祸根深种,其结果必然是走火入魔,经脉尽断。
数学老师研究之后发现,Y对题目套路的理解甚至不如平常人,他完全是依赖变态的计算能力强行解题的。
从学科数学的角度来说,初中数学的特点是套路和计算并举,但取胜的钥匙是计算,所以Y在初中可以大杀四方。
高中数学在经历了数轮教学改革之后已经形成了重体系,轻计算的格局(包括今天也是这样)。这种格局使得Y的优势被压缩到最小,劣势被放到最大。
数学老师对Y下达的诊断书就是积重难返,无力回天。高三那年,教育局规定考试中可以使用计算器,更是榨干了Y最后的一丝优势。高考后,Y最终进了一个不是很理想的学校。
后来有同学在大学校园里见过Y,据说胡子啦嚓,邋里邋遢,衣服好多天不换,散发着浓郁的气味 ... 再后来传说他在学校里因为严重错误受到处分,再后来就没有后来了,令人唏嘘感慨。
故事3:主人公——逆袭者
奥数于人生,于X而言,扶摇直上
逆袭者——X,是我同事的丈夫。他的职业是精算师,曾经斩获过国家级奥数比赛的一等奖。
初中时,X和我的经历十分相似,数学成绩优秀,但参加奥数比赛无数,从未获奖,内心遭受过10万点以上的伤害(我感同身受)。
初二下半学期末,老师劝他放弃奥数、备战中考。X不死心,苦求老师再给最后一次机会。老师见X如此坚持,就同意他继续参赛,并且愿意为他设计一套全新的打法。
X的优势在于基础扎实,会做的题目绝不会错。针对他的情况,老师要求他提前学习高中解析几何的全部内容,参赛时遇到不会的不要瞎搬套路,一律通过解析几何的办法把题目换算成方程式解题。
就这样,X使用了新打法参加了上海市奥数竞赛,当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惊呆了——X获得了上海市第三名,从一位奥数白板选手一下子逆袭成为奥数顶尖高手。
从此,X便一发不可收拾。X的大学专业、职业规划都和数学密不可分。
他直言是数学和奥数让他从一个普通石库门出身的屌丝逆袭成为社会精英。
孩子学奥数的四个基本问题
对于我们这代人,无论学没学过奥数,学得怎么样,其实都过去了,但是对于孩子学奥数,家长还是有很多问题。